索 引 号 | k12498411/2025-00018 | ||
发布机构 | 澳门皇冠体育:办 | 发文日期 | 2025-02-21 |
标 题 | 澳门皇冠体育:办公室关于公布连云港市第五批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 | ||
文 号 | 连政办发〔2025〕7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澳门皇冠体育:办公室关于公布连云港市第五批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 | ||
时 效 | 有效 | 文件下载 | 连政办发〔2025〕7号.pdf |
澳门皇冠体育:办公室关于公布连云港市第五批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传承皇冠足球比分: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依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经市十五届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确定皇冠足球比分:范围内共计14处建筑为皇冠足球比分:第五批历史建筑,现予以公布,请相关县区、功能板块和市各有关单位切实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足球比分-【唯一授权体育官网】办公室
2025年2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连云港市第五批历史建筑名录
编号 |
建筑名称 |
建筑地址 |
历史建筑简介 |
LYG-05-01 |
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标志雕塑 |
连云区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后方 |
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桥头堡标志雕塑同步建成。雕塑位于新亚欧大陆桥0公里起点铁路码头交汇处。雕塑素雅庄重,见证了东方大港的崛起和亚欧大通道的畅通,书写了新丝路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
LYG-05-02 |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综合办公楼 |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路43号 |
原综合办公楼建设于1987年12月,建筑为7层,框架结构,平面为六边形组合体,寓意为开放欢迎拥抱。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综合办公楼都是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标性建筑,对记录连云港的改革开放和开发区发展史具有重要历史和社会价值。 |
LYG-05-03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儿科病房楼 |
海州区通灌北路182号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老儿科楼(13号楼) |
建筑于1965年建设,1966年投入使用,初期作为儿科病房楼使用,现为医院病案档案室及实验室。建筑共两层,四坡灰色瓦屋面,石材墙裙砖砌墙体,该建筑为通灌院区保留的唯一老建筑,是刘一麟院长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对记录第一人民医院发展史及纪念刘一麟院长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 |
LYG-05-04 |
朝东社区会堂 |
开发区朝阳街道会堂路 |
建筑于1961年建成,原名为“云台大会堂”,后改为“朝阳大会堂”。建筑为石木结构,局部两层。入口设石柱及石材台阶,坡顶瓦屋面,内有座位千余,木座椅为银杏木制作,仍保持原貌。1981年成为影剧院。1998年修缮加固,功能为朝东社区会议中心。在当地有一定的群体心理认同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LYG-05-05 |
原新东林业队旧址 |
开发区朝阳街道中行路1-65号 |
新东林业队队部建设于1960年代,1层建筑,呈L型布置,石材墙体,坡屋面,为探索“美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现加固改造为民宿。林业队是特定年代的典型代表,对改变当时荒山面貌,改善生存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
LYG-05-06 |
张庄大会堂 |
开发区朝阳街道张庄村委会院内 |
始建于1976年,为3层石砌建筑。礼堂修建完成后,可同时容纳约700人观看演出和集会。现名张庄村文化礼堂,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舞台,也充分的挖掘了乡村文化底蕴,是张庄村村民“身有所憩、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
LYG-05-07 |
尹宋村4组4-25号清代民居 |
开发区朝阳街道尹宋村4组 |
为清代民居。因建筑又宽又长,高大敞亮,屋脊为精美的亮纱脊,群众称之为大亮脊。建筑共5间,内有四樑八柱,板壁尖山。主屋大门左侧有天香庙,供家人敬香用。主屋后墙扣缝石灰刻有花、鸟、鱼、虫之类图案。对研究本地民俗民居有重要历史价值。 |
LYG-05-08 |
连云老街原新华书店 |
连云区胜利133号 |
建设于1960年代初期,为连云港地区较早的新华书店之一。现产权归属为港城文旅集团。建筑为3层,L字型布局。墙体下为石基础和石墙裙,上部采用灰砂墙面。现作为西游记博物馆免费开放。对研究本地区文化脉络传承有着重要价值。 |
LYG-05-09 |
原化学工业部锦屏矿业学校教学大楼 |
海州区锦屏镇,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院内 |
建筑于1963年投入使用,整体三层,局部两层,为当时连云港市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型学校建筑,由苏联设计,具有苏式风格,冬暖夏凉,坚固耐用,虽历经60余年,仍具厚重、大气之风范。素有“新中国矿业人才摇篮”的美誉,各个时期均作为学校建筑使用,堪称皇冠足球比分:锦屏地区的“教育文脉”所在。 |
LYG-05-10 |
原连云区招待所 |
连云区连云街道广场巷4号 |
建筑建设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筑雄浑大气,为三层石材砌筑建筑,墙体为全石砌筑,石材排列规整,错缝搭接,排列有序,为典型的连云地区传统风貌建筑,体现了本土建筑时代特征。 |
LYG-05-11 |
塘巷杨家大院6-8号民居 |
海州区塘巷6号 |
塘巷6-8号建筑位于杨家大院内,建设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采用砖石木结构,抬梁屋架,小青瓦双坡屋顶、菱角檐、门牙子,楠木间隔,代表了最典型的海州民居,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地方特色,承载了独特的文化记忆。 |
LYG-05-12 |
原连云老邮局 |
连云区云台路18号 |
建筑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设,建筑雄浑大气,为两层石材砌筑建筑,转角L型布局,外墙石基础错缝排列整齐,凹凸分明。该建筑是连云港地区最早设立的邮局,对研究皇冠足球比分:邮政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
LYG-05-13 |
前云大会堂 |
海州区环湖路 |
前云大会堂建设于1970年代,3层建筑,结合地区特色,为全部石结构,宏伟高大,充分挖掘花果山地区文化底蕴,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舞台,为花果山地区传播文明的重要载体。现活化利用为民宿,继续发挥自身价值。 |
LYG-05-14 |
磨山翻水站 |
东海县石梁河水库南岸 |
磨山翻水站位于龙梁河的末端,可调石梁河水库水补充羽山、昌梨、横沟等水库,为东海县中西部灌溉用水提供水源,保障龙梁河沿线7个乡镇、约30万人口、60万亩耕地缺水低产区的灌溉需求。配套输水渡槽始建于1978年,采用组合双面拱结构。1980年5月建成使用,在“人定胜天”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展示了智慧和力量完美结合的工程。输水渡槽全长602米,30孔渡槽,底宽6米,深2.5米,最大跨度20米,池底高程42.1米,池顶高程44.6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