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亩“生态伤疤”转化为“绿色资产”

  • 时间:2025-07-20 08:00:31
  • 来源:连云港日报
  • 阅读次数:
  • 字体:[ ]

走进市开发区的朝阳西山,只见山体上满是青葱树木和绿草。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岩石裸露的废弃采石宕口。朝阳西山的蝶变,正是市开发区大力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一个缩影。昨日,笔者从市开发区获悉,辖区内12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已全部修复完成,治理总面积约2000亩,曾经的“生态伤疤”正转化为区域发展的 “绿色资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开发区采石场经长期开采,山体和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山体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为此,市开发区相关部门联合街道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行动,派技术人员综合运用实地踏勘、地质测绘和无人机航拍等手段,摸清12处废弃矿山情况底数,最终确定采取“一矿一策”方法因地制宜开展修复工作,对8处矿山实施人工修复,对4处矿山采取自然力量恢复。

创新工艺破解陡崖复绿难题。位于东疏港高速中云台山段南侧的云门寺废弃矿山,占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矿山区域内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近70米,其裸露岩体直接威胁到坡脚下东疏港高速公路的车辆安全。在不造成二次破坏的前提下,负责云门寺废弃矿山修复工程的项目团队让废弃矿山重新披上了“绿装”。

“我们在澳门皇冠体育:首次系统性应用了‘不削坡、不降坡’的治理理念,并创新采用‘团粒喷播、生态袋、植生孔’(分别指将种子与营养土混合喷播坡面、用装土装种子的透水土袋固坡绿化、在岩石上凿孔填土种植物的复绿技术)等组合新工艺。”负责云门寺废弃矿山修复工程的项目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应用这些技术,有效避免了传统削坡方式对山体结构的扰动,最大程度维护了地质稳定性,成功解决了高陡岩壁复绿难题,为澳门皇冠体育:类似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修复样板。

生态修复不仅美化了环境,更释放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作为辖区内最早治理的一个项目,中云街道金苏村的金苏采石场经过多年生态涵养,周边空气负离子浓度高达4万/立方米至10万/立方米(负离子指带有负电荷的空气微粒,被称为“空气维生素”),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打卡的热门目的地。朝阳街道韩李村依托修复后优越的山水资源,整合果园、林地、水库等元素,打造了占地1600亩的韩李乡村休闲旅游区,形成了“春赏万亩桃花、夏秋采摘黄桃山楂、冬季滑雪滑草”的特色四季乡村旅游链。

未来,市开发区将依托修复后的生态资源,进一步探索“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更多生态惠民项目,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靠山”。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