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潮涌党旗扬
在港城大地上,党建引领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激活着乡村共富密码。去年以来,皇冠足球比分:聚焦破解薄弱村发展难题,实施“强组织、帮产业、促共富”提升行动。一场以组织振兴牵引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正如火如荼地进行。2024年,澳门皇冠体育:1496个涉农村居,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村均集体经营性年收入从2023年86.93万元提升至104.5万元。
组织联建 “强村带弱村”携手抱团闯出新天地
如今“单打独斗”正迅速被“协同作战”取代。皇冠足球比分:打破村庄各自为战的传统格局,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探索出一条“强村带弱村”的片区化振兴新路径。
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的实践提供了生动范本。这个经济强村与周边东棘荡村、田唐村、吴公村3个村组建“1+3”联合共富大党委,探索“支部+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动发展模式,依托西棘荡循环经济产业园,整合东棘荡村渔网初加工、田唐村劳务人员、吴公村建设用地等资源,将自身产业链优势辐射至周边。同时,在东棘荡村、吴公村,村党组织鼓励村民顺势发展仓储物流、劳务外包、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以党建联建助推产业联姻。
“现在跟着大党委,方向有人带,技术有人教,销路不用愁,日子越过越好。”村民老王感触最深。
此外,去年以来,12支涵盖市县镇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山海新锋”、农技金融法律文化专干等1600人的精锐力量,向307个薄弱村展开“组团式”帮扶。同时,“新农人”培育三年行动和“兴农新锋”培养计划的实施,鼓励党员带头兴办领办致富项目,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这种片区化党建共建模式,正在港城大地复制推广。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成为枢纽,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与强村纷纷牵头成立联合共富大党委。组织共建夯实了基础,产业共兴、人才共用、服务共享则让资源真正流动起来,昔日的发展洼地正被强劲的组织合力填平。
产业联兴 “强村公司”模式激活乡村共富基因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如何让沉睡的乡村资源焕发生机?“强村公司”给出了响亮答案。
赣榆区海头镇海后村的故事颇具代表性。依托临海资源和蓬勃发展的电商产业,该村创新组建了2家村级“强村公司”——连云港苏鲁海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连云港聚蓬阁水产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打造集网红孵化基地、产品优选基地、鲜活海鲜电商产品交易基地于一体的海产品电商服务中心。2024年,海后村村民人均收入达5万元。
“以前单打独斗,品控不稳,物流也贵。现在公司统一把关,还谈下快递优惠价,每单成本降了快1块钱。”村民闫旭边打包鱿鱼干边感慨。
为了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海头镇党委牵头海后村聚蓬阁公司和镇级公司连云港海兴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组建镇级强村公司——连云港海兴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并吸纳王村、吴家村、龙王庙村、胡村、龙南村5个经济薄弱村入股,组织搭建党建联盟,实现资金共享、资源共享、收益共享。
统计数据显示,海头镇“强村公司”成立后,已吸引入驻电商主体12家,带动相关就业近千人,2024年全镇电商交易额突破百亿元,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有效拓宽。今年1至5月份,海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9.88万元。“强村公司是集体经济的‘驱动器’,让分散的资源握指成拳,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共享增值收益。”海头镇党委书记张军直言。
品牌联创 “山海甄选”大集助力农产品闯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港城优质的农副产品走出田野、走向广阔市场?一场由政府搭台、多方协力的品牌共建行动风生水起。
“山海甄选连天下”——这个承载着港城山海馈赠的新名片,在一次次热闹的农业大集中变得鲜活。前不久,在市区苍梧绿园举行的一场大集上,扫码支付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口感醇厚的葛根茶、晶莹剔透的水晶制品、甘甜多汁的大樱桃……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吸引市民驻足选购。
“真没想到咱家蓝莓这么受欢迎,差点没够卖的。”蓝莓种植户老李脸上洋溢着喜悦。这背后,是市委组织部、供销社、农业农村局等近10个部门拧成一股绳的合力推动。今年以来,8场“山海甄选连天下”农业大集成功举办,76个乡镇街道踊跃参与,190余类农副产品参加展销,线上平台同步发力,短短2个月销售额已突破500万元。
“品牌共建是系统工程。”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源头品控、统一标识、渠道建设到宣传推广,各部门协同作战,目标就是擦亮‘山海甄选’这块金字招牌,让农民的好收成真正变成好收入。”
从组织联建的“强村带弱村”,到产业联兴的“强村公司”探路,再到品牌联创的“山海甄选”大集,以党建为引领,一幅组织强、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新画卷,正在黄海之滨的广袤田野上徐徐展开。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