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下上演“文博盛宴”
11月16日至11月26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连云港站活动在市博物馆成功举办。作为此次环省行的第三站,该展览活动收获前所未有的超高人气,巡展11天,接待参观量总计265389人次,其中外地游客约占40%;共接待团队292批次,包括老挝留学生团队、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长一行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23日与24日,分别迎来3.9万次和4.2万次客流,刷新2013年以来全省公立博物馆单日接待量最高纪录,文创产品销售总额达50余万元,堪称一场“文博盛宴”。
数字科技助力沉浸式逛展
顶流文物“小粉炉”、两千多年前的环保“黑科技”代表作“东汉初错银铜牛灯”“清中期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明饕餮纹玉杯”……一众颜值与内涵兼备的江苏重量级文物,组成“国宝天团”惊艳亮相连云港。
观众在展览中不仅可以零距离观赏珍贵文物,还能通过展柜玻璃上的触摸图像“玩转”国宝。本次大展采用“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展示相结合的形式,把省内头部博物馆的数字化优秀成果也搬到老百姓家门口,通过裸眼3D、AR、VR、AI科技与文物的融合魅力,提供了沉浸式的逛展新体验。
本次大展中,市博物馆的3件国家一级文物掀起“海韵朐风”。作为迄今国内发现容纳文字最多的一块木牍,参展的“西汉东海郡吏员簿”是巡展中首次亮相的简牍文物;“西汉彩绘漆木尺”在江苏丰富的汉代文物中“一枝独秀”;而“战国楚铭文青铜戈”也在此次大展上发布了铭文最新释读成果,为推介港城历史文化和文旅资源打开一扇窗。
在11天展览期间,市博物馆尽全力保障大展运行,在空前人流量面前维持了良好参观秩序,为游客提供了很多暖心安排,为老弱和特殊群体及时提供安全服务,天气降温后早晨让幼儿团队提前进馆,给馆外排队的观众赠送姜茶等,为连博赢得众多赞誉。
馆藏镇墓兽意外爆火带起更大流量
在展览期间,市博物馆展厅里的文物镇墓兽因网红抖音鉴宝博主“听泉赏宝”(粉丝3254.4万)的直播“一夜出圈”,叠加大批流量,线上关注度和线下流量大幅攀升。连云港文旅部门人员与博主、网友积极互动,顺势而为,围绕大展和网红镇墓兽话题,策划推出系列短视频和宣传文章,产生良好综合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4日18时,全网相关信息4700余条次,40余家省内外主流媒体予以报道;抖音话题“博物馆文物因撞脸听泉爆火”播放量2400万,头条话题“听泉赏宝撞脸博物馆文物”阅读量1700万,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超1000万。
为“收割”这波流量,市博物馆文创产品快速“上新”——“开菛”系列冰箱贴、卡通毛绒玩具提上制作日程。呆萌的大眼、两团粉粉腮红,加上敦实可爱的小短腿,各种buff加成,“开菛”从“霸气十足”秒变“萌气十足”。此外,“开菛”小兽印章也新鲜出炉,单色章、套色章统统安排,手起章落,一拓一印之间拉满欢乐氛围。
大展期间,连云港站文创产品销售额也大幅增长,各种设计精美的文创产品受到市民和游客热捧——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冰箱贴、运河茶礼套装、吴王夫差毛绒剑和市博物馆专门为本次大展开发的西汉象车出行刻度木尺等,一众精美文创产品纷纷亮相。为便于观众采购,该站还特设“小粉炉”专柜,柜前人流每天络绎不绝,不时就需补货。这些丰富有趣又时尚的博物馆文创,将审美创意与江苏历史文化创新融合,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景。
“馆校合作”让师生家长触摸历史脉搏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座大学校”,大展期间,市博物馆开展社教活动34场次,参与人数572人。其中,“汉光熠熠:古代照明‘黑’科技探索”社教活动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隧道,探索汉代照明技术的奥秘。而“运河舟楫通南北”课程则让参与者了解了舟楫的发展历史和船舶知识体系,并亲手拼搭船模,开启一场“穿越千年时空”的运河文化之旅。
为配合此次大展,连博整合教育资源,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积极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各大中小学校开展馆校合作,提供“定制大餐”。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开展“寻苏韵文物厚植文化自信”专题教育活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连云港分校、连云港高级中学新疆班等组织师生前来观展。连博还特别邀请偏远小学的学生来馆看大展和参加专场活动,拓展了“家门口看大展”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连云港站活动,在花果山下呈现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文博盛宴”,港城人民的热情与江苏文化遗产、博物馆数字科技完美交织在一起。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与感动,大展策展人轻声告别:“下一个城市见啦!”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